获悉,最近,外高桥港区码头附近,许多快递小哥正准备改行。一直以来,他们骑着电瓶车,专门为集卡司机们递送、转交单据,最近一些头脑活络的人发现这门生意前景不景气,已经开始考虑转行送外卖了。
物流货运公司
码头上不起眼的变化,背后却是上海港的一件大事。
快递小哥们送的单据全称叫“集装箱设备交接单”。大船靠岸、进港卸货后,集卡司机要领取集装箱,这张纸质单据是唯一凭证。快递小哥们将一捆捆厚厚的单据集中送到指定地点,司机们再开着集卡过来排队领取、小心保管。隆隆车轮声中,人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平常的交接场景
今年3月20日,上港集团在小范围内开始推广“集装箱设备交接单”电子化。目前推广范围一步步扩大,投入巨大的各项准备工作有序进行,计划7月1日起在上海港全面推行电子化。这份沿用了30年的纸质单据将成为历史,同时送单据为业的快递小哥们也需要另谋出路。
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,要靠一张张纸才能进行流转交接的环节,一定是营商环境的“瓶颈”。上港集团估计,这次改革全面实施后,不仅将大大减少企业跑单办证时间,每年还能节约企业相关成本逾4亿元。
物流货运公司了解到,过去两年世行对我国的营商环境测评中,上海港的跨境贸易通关便利度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。目前,上海港已经连续8年刷新全球集装箱吞吐量之最,但“第一大港”在通关便利这一软实力上,世行评定的全球排名仍比较靠后。
客观上看,上海港的货物通关要快起来,确实很难。海外许多通关便捷的港口,要么规模有限,要么以中转为主,业务模式、体量和结构和上海港区别很大。
“在我们今天的规模基础上进行改革,投入势必很大,但换个角度看,正因为规模效应,改革恰能带来巨大效益。”有关部门透露,比如要取消一张纸,背后得有上亿元的投入支撑;但当这张纸取消后,港航生态圈信息交互效率更高了,一年数千万进出口集装箱转运速度得到提升,集卡无效空驶距离下降,司机也能得到充足的休息时间,这既利于国际航运中心的品牌效益,又帮助各行各业的实体经济降低成本。
过去三年中,上港集团已将分散在各港区处的业务受理点集中汇合,传统纸质传递的业务受理模式,转变成无纸化、一口受理的互联网模式。在通关无纸化的流程再造过程中,上港集团投入巨资打造网络平台,原来分散在各处的118名业务受理员集中后压减到47人,其中逾半数员工转岗,留下来的还要重新培训。
“实践证明,我们付出的努力带来实实在在的收获。”相关人士介绍,目前上海港93%的港区相关业务都已实现网上受理,过去客户每人次办理业务平均费时2小时,现在网上受理平均只要3分钟。
现如今,上海港绝大多数业务都实现了电子化,留下来的两张纸成为改革攻坚的重点。“上世纪80年代集装箱业务发展初期,有20多种纸质单据需要流转,30多年过去,无纸化程度越来越高,目前还剩下2份。”上港集团战略研究部总经理丁嵩冰介绍,其中一份是正在推广电子化的“集装箱设备交接单”,还有一份是“提货单”。这两份纸质单据具有特殊的法律效应,涉及面广,无纸化的难度特别大,都属于留到最后的“难关”。
物流货运公司认为,目前上海港已经开始研究设计提货单电子化的方案,如果这一改革也能顺利实施,上海港将成为国内第一个消除所有纸质流程单证的港口。“这将是航运中心里程碑式的改变,也将为上海营商环境改善提供巨大便利。”届时,上海港在保持规模优势的同时,将向全世界展现一张以通关效率为核心竞争力的“营商牌”,让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更具品牌效益。
太仓物流公司